25小说网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但我听师傅说,江北四州可是我颍川陈氏的地盘,怎能让桓、谢两家去掌管?”陈望抗辩道。

“看来你真的有此打算,不回来了?”褚太后咬着银牙道。

陈望赶忙摆手道:“不不不,我没有此打算。”

“那就好,你一个娃娃怎能领四州?可笑,再回来学习几年吧,军国大事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褚太后不无嘲讽地道。

陈望知道不能再争辩了,再争辩这老女人一怒之下,什么事儿都能做出来,说不定自己连去都捞不着去了。

于是低下了头。

褚太后以为说服了陈望,抬手按着他的肩膀站了起来。

伸了个懒腰,定定地望了陈望一会儿,莞尔一笑,洁白的腮边两个梨涡非常明显,缓缓道:“好了,待会儿就要出发了,你洗漱一下,吃点饭吧。”

“遵……遵命,太后。”陈望回避着她的眼睛,支吾应道。

褚太后轻移莲步,向屋外走去。

看着她婀娜多姿的背影,陈望一时之间懵圈了。

她怎么就这么希望我留在她身边,她到底是我什么人?

陈望起身,胡乱吃了几口饭,洗漱了一下。

正梳理着头发听到门口有年轻的宦官声音,细声细气地问道:“公子,该出发了,奉田大人之命,送您去桃叶渡。”

“哦,就来了。”

陈望边说着,边照着铜镜戴上小冠,拿起桌案上的行囊斜挎在背后,出了房门。

跟随着年轻宦官一起,离开了皇宫,穿过台城。

有许多来往的文武官员纷纷驻足,表情各异,有的向他颔首,有的向他微笑,有的带有疑惑。

陈望抖擞精神,心道不能给我那大晋第一战神父亲丢人,挺起小身板来,表情轻松地一一点头致意。

当走出甲士林立的台城后,三十几丈外有一乘暖舆停在城门口,两名差役样子的人蹲在地上说着话。

见陈望随宦官走出,两人站起身来,将暖舆前面压低,恭请陈望。

陈望驻足回首,看向台城,这个东晋政治中心以及皇宫所在地。

虽然他去北京旅游到过故宫紫禁城,从色彩上这里是远远不及那黄瓦红墙,金碧辉煌。

但高大的台城城墙,轮奂巍峨,浑朴厚重,皇宫内殿台楼阁,青瓦黑墙,矗云干汉,自有象征着皇权的威仪和尊严。

他心中默念道:“别了,台城,别了,建康宫,此地虽好,但好歹来到你们东晋一趟,绝不应当在此荒废光阴。”

打定主意,撩袍抬腿,跨过轿杆,进了暖舆。

两名差役抬起暖舆,小宦官跟在旁边,一行人小跑离开了台城。

京城四市,其中建康大市为孙权所立;

建康东市,也在同时设立;

建康北市为西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设立;

在建康东华门外有一土台高三丈,土台上还有两间屋子,这就是旗亭。

时值清晨刚过辰时(早七点),旗亭擂响鼓,建康四市中的大市与东市同时开市,商贾们可以进入这两个市场进行交易。

旗亭中午擂鼓,意味着东市关闭,同时也意味着北市开市。

宫廷、大臣、贵族采购和换取货物都在此进行,当然,都是他们的家丁、奴仆出面。

因他们的工资还有大部分来自于丝绢布帛以及粮食,只有少部分五铢钱。

五胡乱华,北方大批灾民渡江南下,朝廷也是入不敷出。

交易活动从不到辰时开始,往往在中午达到顶峰,故又称为日市。

而大市也就是陈望现在路过的地方,整整一条河道两边都布满了大小商肆,来往者摩肩接踵。

商贩的叫卖声,鸡鸣狗吠声,呼儿唤女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陈望掀起侧面的舆帘,好奇的观赏着来往的人流,眼见沿途经过了无数的桥。

前方又出现一座桥,桥上贯通着一条笔直的、路况好得令人咂舌的大道。

但那大道却人踪绝迹,与另一侧的人流如织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已走到了市场尽头。

他向正在旁边一边小跑一边擦汗的小宦官,指点着远处那座桥、那座笔直的大路问:“此为何地?”

“唉,唉,陈公子,那是朱雀桥。”小宦官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晕,喘着粗气道。

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朱雀桥啊,建康二十四桥中最大的一座。

遂又问道:“为何咱走的这条道没有行人?”

“这是御道啊,只有咱皇宫里的车马乘舆才能走的。”

“好生无聊啊,我还想看看这里的人,那,那前方的幽静所在是不是乌衣巷?”

小宦官边跑边一脸嫌弃地道:“唉,唉,正是,这都记不得,你们府不就在这里嘛。”

“那我得去看看喽,快,转头。”陈望有些兴奋地道。

他对这个“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可是极感兴趣的。

“王尚书的船在等着呢,哎呀,公子啊,您别折腾了,太尉回京您都回过府,有什么好看的?”小宦官非常不情愿地回道。

“唉,唉,小哥哥,我们就去看一眼嘛,耽搁不了许久的,再说我不去,船也不会开的,是不?”陈望一脸堆笑地哄着小宦官道。

“这……”

“你不让我去,我可就不上船了哈。”

“好吧,好吧,就一小会儿。”

“嘿嘿,多谢多谢!”

说罢,乘舆在小宦官的指挥下,调了个方向,奔西边而去。

穿过人头攒动的秦淮河畔,不久就到了这个不甚宽敞,却是幽雅僻静的乌衣巷。

巷子两边高大的青砖墙经过几百年风雨淋洒,烟熏日晒,像紫砂壶包浆一般,散发着油润的暗光。

陈望的鼻中还能嗅到这些高墙内散发出来的烧木柴味道,夹杂着米饭、炒菜的香味,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个一千七百年前的东晋。

也不知道穿过了几个大宅门,来到了一座门前,陈望抬头看去,黝黑的大门上方牌匾写着四个烫金大字“广陵公府”。

门前青砖堆砌的阶梯上长着斑斑青苔,两旁排列着几个石头拴马桩已经黝黑,周边地面上坑坑洼洼,分明是铁蹄踩踏的脚印,彰显着这里是个武将的府邸。

陈望掀开舆帘,走了下来。

小宦官欲上来阻拦,被陈望推开。

自己身不由己的迈步上了阶梯,伸手扣响了大门上的斑斑锈迹的铜环。

“咣,咣,咣!”一声赛过一声,在这幽静的乌衣巷中传出老远。

良久,大门打开了。

一名灰布衫,身形佝偻,白须白发的老家仆揉着惺忪的双眼走了出来。

“你,你找谁?”老家仆沙哑地问道。

“我……我只是想进来看看。”陈望心情有些压抑,默然答道。

“这位公子,你找错地方了,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这是广陵公府。”

“没错,这是我的家。”

老家仆闻言一愣,仔细打量了打量陈望道:“你的宅院吗?你是……”

“我是陈望!”

“啊?你是……你是长公子?”

“嗯……”

“哎呀,恕老奴老眼昏花,您,您回来了。”老家仆醒悟过来,直起身子盯着陈望,嘴唇颤抖着道。

“老人家,我想进去看看。”

“哦,公子,快请进,快请进啊。”说着,老家仆推开厚重的大门。

陈望抬脚迈进了近乎膝盖高的门槛,走了进去。

后面的小宦官喊道:“公子,您快点啊,王尚书还在等您呢。”

进了前院,这是由十几座房舍围起来的院子,是家奴住的地方。

向西走了十几丈,北面是二院大门,进到里面,豁然开朗。

朝阳照射下,大院子内栽满花草,香气扑鼻,两厢游廊雕梁画柱,一尘不染。

老家仆随在陈望后面,边笑着道:“公子前年过来,还不足五尺(晋制一尺是现在二十四公分)如今已是七尺了,不敢认了,不敢认了,哈哈。”

“老人家,打扫的挺干净啊。”陈望四周观看着,边道。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老广陵公夫人最爱干净,更爱种这花花草草,您看,这都是她当年栽种的,老奴一直替她打理着。”

“这有许久没人来过了吧。”

“是啊,您看,这是令祖母喜爱的栀子,那棵是海棠,那个最红火的是山茶,还有这茉莉有跟我年龄都差不多了……”

“你还认得我啊。”

“那是自然,您长的可真像如今的广陵公,咳咳,和他小时一模一样。”

“府里现今只有你一人吗?”

“也不是,还有几个都去逛大市采办用品了,广陵公如今镇守我大晋北疆,公务繁忙,已经有近三载没有回来了。”

说话间,穿过了花丛锦簇的中院,来到了后面的中堂大院,更加宽阔了。

院子正对的是中堂大厅,院子东面还有个小门。

陈望好奇,奔小门走去,进去一看,吃了一惊。

这是一个有现代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练武场。

场地两边摆有十八般兵器,最北面有三个箭靶,还有好几个大小不一练习臂力的石椎。

老家仆在身后颇为自豪地道:“这是广陵公练武的地方,他从小力气就大,十八般兵器样样纯熟,乃我大晋第一猛将也。”

陈望走到兵器近前,抬手抚摸着长刀、枪矛,槊戟,眼前仿佛出现了陈谦在此挥汗如雨,英姿飒爽,旁边似乎还有一对老年夫妇和一名年轻少妇手持汗巾微笑着观看。

另有许多年轻家丁在鼓掌叫好。

广陵公府昔日的繁荣热闹不禁充斥脑海,出现在眼前。

如今却是人去楼空,悄无声息了……

看了一会儿,陈望走出演武场,来到了中堂。

中堂十分宽敞,正北是一个宽大的黑檀木案几,后面是胡床。

东西两面各有四个案几和座榻。

每个座榻后面各有胳膊粗,一人高的落地铜盏油灯。

中堂西侧另有一所别室,门上挂着黑色镶白边的棉布门帘,上面也写有牌匾。

陈望走近一看,上写四个大字“陈氏祠堂”。

遂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里面有两盏昏暗的油灯还在燃烧着,空气中充斥着麻油味道。

抬头看去,正北面墙壁前摆有供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灵牌。

供桌两侧是白底黑字的长联。

左右分别写道,“忠孝冠颍川”“学识传中原”。

横幅“光昭日月”。

陈望看向上面的灵牌,最上方是陈寔,下面两个写的是陈纪、陈谌、陈政、陈洽、陈信、陈光。

前两人最是杰出,与陈寔父子三人在东汉时期被称为“三君”。

在那个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乱世,皆是学富五车的大儒,威望素着,凭德才立世之人。

再往下看,赫然是陈纪之子,曹魏重臣陈群。

下面就是曹魏名将陈泰。

然后是陈准。

最底下的两个牌位上写的是陈眕,另一个是苗薇。

陈望心道,这一定就是自己的祖父、祖母了。

回头对老家仆道:“给我取香过来。”

老家仆赶忙从祠堂侧面的桌案上去过三只小拇指粗细的香,颤颤巍巍地递给了陈望。

陈望接过,在油盏上点燃。

转身来到灵牌正前方,跪在蒲团上,拜了三拜,叩首默念道:“陈氏列祖列宗,保佑我父身体安然无恙,福寿康健。”

然后起身,将手里的香插在供桌上的香炉里,默默地退了出去。

老家仆跟在陈望的身后道:“公子,您不去里面看看了?那是府里家眷卧房。”

陈望摆手,心情沉重,喃喃地道:“不去了,我要去洛阳面见父亲,将来会回来的,老人家,你保重身体。”

说罢,尽力抑制住眼睛里要迸出来的泪水,头也不回地向外走去。

老家仆小跑着跟在后面颤声道:“听说广陵公身患重病,已是不能动弹,可当真?”

“坊间传言,不可当真,父亲并无大碍的。”陈望边走边说道。

不多时,两人走出了广陵公府大门。

陈望转身拜别了老家仆,看着他关上了大门。

转过头来,向台阶下看去,只见两个差役无精打采的打着哈欠,坐在台阶上。

25小说网推荐阅读:修罗武神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家父曹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带着淘宝回大唐从种田到长乐驸马醒来成了伊丽莎白一世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白元成神记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
25小说网搜藏榜: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妃在上之染瘾世子爷群芳斗艳:多情家丁最风流带着微信购物坐江山穿越明末两太子振南明绝色催眠师,逆天大小姐红楼:朕即大乾踢开永乐开局被抄家,我带着空间去流放!三国:寒门崛起大明:让你监国,却成千古一帝?大明凰女传在他心头放肆史上第一姑爷回到三国做强者田园娇宠:神医丑媳山里汉三国之曹家孽子大夏刑案官将军宠妻之独慕花朝开局一个人,立国全靠拼千宋矛与盾与罗马帝国飘飞的残叶蝉动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快穿之我就是个观众大明最牛锦衣卫,老朱求我住手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大哥,臣弟助你上位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大唐之从当咸鱼开始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最强假太监大唐不良人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满门忠烈,皇帝却逼我造反成为铁锤寨三当家后家父曹孟德弃妃在上:王爷,要听话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带着淘宝回大唐从种田到长乐驸马醒来成了伊丽莎白一世绝世天妃:妖孽夫君太难驯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白元成神记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夺嫡
25小说网最新小说: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穿越大明陪朱元璋打牌大宋第一奸臣重回三国当霸主我不是文官最强武装:我在列强世界杀疯了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崇祯是我老丈人!我携带超市空间在乱世荒年杀疯了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逆转乾坤怒斩高衙内三国:开局斩杀刘备!汉末:装傻王爷戏诸侯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三国:神选项羽,震惊十八路诸侯三国,甄家五女一锅端大秦:天道龙影,签到北疆雪骑焕光划夜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我,边防军人,在大秦封侯拜将!黄粱一梦两千年,一人一剑护河山大秦:开局召唤锦衣卫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穿越古代当赘婿!综影视之公子无双青龙英雄转大明:开局治疗马皇后这县衙深藏不露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震惊:我在大明做皇帝三国第一奸贼汉楚昭和华夏万界为尊关于我在诸天随心所欲这件事情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奋战异界大明1840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带着群英系统穿越三国万界抗魔录奇缘之旅随身兵工厂,我造反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