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妃手中的这柄禹王槊,自然是特制的,方便她使用。
槊干用五台山特有的九道木(就是传说中穆桂英的降龙木)制成。
九道木坚韧异常,是制作长柄武器的上佳材质。
李继岌看刘太妃的动作,并不是花里胡哨的体操,而是真正的战场杀招!
看起来简单的只有一招向前猛刺的动作,但在前刺的过程中,却又暗含着好几种变化,随时都能够根据对面敌人的动向而调整前刺的姿态。
舞姿曼妙,在战场上是活不下来的!
一直舞了一刻钟的时间,刘太妃才停了下来。
她问道:“和哥儿,你感觉好些?”
李继岌:“哎呀奶奶,昨日就没事了!今早吃了很多米粥呢!”
刘太妃:“那就好!今后可要注意了,万不可再出现意外!”
李继岌扶着刘太妃坐下休息,却见曹太妃也拿起刚才的那炳禹王槊,舞了起来!
此时,刘太妃却不再理会李继岌,反而是专心地看着曹太妃舞槊。
等曹太妃舞停之后,李继岌笑道:“奶奶的身手还是不减当年啊!”
曹太妃也笑道:“现在虽然不用我等女流上阵杀敌了,但是强身健体还是很有好处的!
早让你也习武,你却百般推脱,怎生是好?
你爹十四岁的时候,就带兵上阵冲锋了!”
李继岌忙说道:“明日开始,孙儿一早就过来,跟两位奶奶学习禹王槊!”
刘太妃高兴地抚着李继岌的头,笑道:“没想到脑袋磕了一下,却开窍了!”
李继岌撒娇道:“奶奶!孙儿本来就不是榆木疙瘩,只是有些懒罢了!”
两个老人哈哈大笑,甚是开心。
李继岌说道:“奶奶,孙儿今天想到城里看看,想找一些事做!”
刘太妃说道:“刚好一点,又想出去疯!”
曹太妃说道:“让和哥儿散散心也好,整日闷在王府,也不是个事!”
得到两位老人家的许可,李继岌往自己的住处走去。
这个刘太妃可了不起!
当初,在884年的时候,李克用讨伐黄巢,路过汴州,在封禅寺休军整顿,朱温在上源驿宴请李克用。
李克用乘酒醉大发脾气,惹怒了朱温。
晚上,朱温埋伏的士兵出来,放火烧房。
太保(隋唐前,多为实权官职,后多用作赠官,与太师、太傅并为高级官职,正一品。)史敬思(李克用十三太保之第十一)将李克用藏在床下,用水泼醒李克用。
危急时刻,仿佛上苍眷顾,顿时电闪雷鸣,天降大雨,浇灭火灭。
李克用与随从薛铁山、贺回鹘等,借着闪电的光亮,从尉氏门用绳索坠城逃出,回到自己的部队。
当时有先逃跑的士兵回到太原,禀报刘夫人说晋王遇难了。
刘夫人神色不动,立刻斩了这个动摇军心的士兵。
而后,悄悄派出救兵,前去迎接李克用。
李克用回来后,义愤难平,就要出征攻击朱温。
刘夫人却说:“咱们本来是为国讨贼,朱温谋害你的事情并没有大白天下,如果我们反兵相攻,天下知道了,都分不清是非曲直。
还不如敛军还镇,向朝廷告状,说不定还能得到些好处。”
李克用对自己夫人的智慧,向来欣赏,于是就采纳了她的意见。
果然,大唐朝廷为了稳住朱温和李克用这两支讨伐黄巢的大军,只得和稀泥调和,最后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
李克用这才不再追究。
后来有一次,李克用派遣太保李存信(李克用十三太保之第四)攻击燕王刘仁恭,结果李存信贪酒误事,大败而回。
朱温此时却派遣氏叔琮、康怀英等连连攻晋,包围太原。
晋兵屡败,李克用忧心知所为。
作死的李存信却劝太祖逃亡塞北,收兵以图再举。
没想到让刘夫人得知消息,她劝李克用:“李存信,只不过是代县的放羊娃,岂能听他的!
咱们一旦逃亡契丹,还有几个人跟随?
没有了兵将,我们连安身立命的本钱都没有了,还谈什么以图后举!”
李克用大悟,放弃了逃亡的想法。
果然,被杀散的士兵听说李克用还在太原坚守,又全都聚拢而来。
为此,李克用大骂李存信,充斥不再重用他。
后来,李存信郁郁而终,得年41。
李继岌一边走着,一边想着刘太妃的过往,决定以后要经常听太妃的教导,学习兵法谋略!
回到住处,李继岌看到正堂客位上,坐着一个年轻男子,头戴软脚幞(fu,二声)头,后脖筋处耷拉着两根翅膀,穿着一件翻领对襟的窄袖锦袍,衣长及膝,腰间系着革带。
此人面容俊朗,体健修长,甚是有点气派。
不人说道:“世子,周公子等您很久了!”
李继岌哪里会不知道,这是不人抱怨,侍候他上厕所用了半个时辰。
李继岌对面前的周公子说道:“周兄,本世子叫你来,是想出去转转,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这王府的饭菜太过清淡。”
周光辅起身,恭敬一礼,说道:“王妃娘娘勤俭持家,倒是让世子受苦了!”
不人听闻要出去吃饭,大喜!
世子接连几天吃不到肉,何况自己这些下人?
本来世子是让自己出去买一些肉回来的,但是,王妃娘娘给世子的月例钱平日都不够花,哪里还有钱去买肉?
这下,周公子来了,还不得好好吃一顿大户?
要知道他爹可是周德威,河东第一猛将,蕃汉马步军总管!有钱得很!
李继岌与周光辅二人迈步走出王府,后面跟着李环挝和不人。
李环挝是王府的下人,比李继岌大五岁。
此人好武,又生的精悍,跳跃纵横,灵敏异常。
晋王府门前是一条大街,非常宽阔,在路北整整占据了一条街的宽度。
路南,则是晋王赐给张承业和郭崇韬及周德威的府院。
此时的晋阳城有西城、东城,以汾河为界,中间有跨汾河而连接东西两城的数座桥梁,称为‘中城’,东中西号称“太原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