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府
国公府内
周建安正领着松江府上下官员们讨论着这一次的海匪之事。
各种情报不停的汇总而来,加上阿德里安的关系,他也将东印度公司的一些决定传达到了周建安的这里,对于整个海上的形势,他也有了初步的见解。
在他看来,只要郑芝龙还继续这样干的话,这一战迟早都会打起来。
可这个早与晚,周建安还并不能确定。
而在他们还没打起来之前,现如今的松江府的经济已经变得非常萧条了。
各行各业做出来的成品堆积如山,从其他地方所运过来的绫罗绸缎,茶叶,瓷器等物也已经完全堆放不下了。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很多大明的商贩已经有些扛不住了。
他们拿货那都是需要自己进行垫付的,做的也是短期高效的生意。
可是一旦进账开始变得慢起来,甚至是没有进账的时候,他们便有着极大的风险。
海匪一事也是突然出现的,之前并没有丝毫的征兆,加上这个时代信息传递不便,当松江府已经开始没有船只来往的时候,远在原产地的那些商人们还并不知情,等他们将东西运至半路的时候这才得到消息。
可这个时候再运回去已经是不现实的了。
所以这就造成大量的商贩们聚集在了松江府衙的大门口,希望朝廷立刻出兵平定了这些贼寇。
这些情况,周建安也不得不重视。
另外,由于商贸的暂停,整个松江府的税收也基本都停滞了下来,这直接导致周建安的经济压力开始变大,所以他现在一直在思索的就是如何让郑芝龙开始打这一仗。
只是想来想去,一直都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
方法还没想出来,解学龙这边又给周建安提起了醒来。
“国公,眼下因为朝廷的旨意,大量的佛郎机战船开始云集在大明沿海,听说已经赶到的船只就已经超过了三十余艘,这些战船全是佛郎机人最优秀的战船,与郑家战船相比,甚至可以以一敌十,甚至更多。
国公,属下现在有些担忧的不是郑家,而是这些佛郎机人。”
“嗯?”
解学龙的想法倒是有些让周建安意外的。
不过随着解学龙的解释,周建安的表情也变得略微凝重了起来。
因为他发现,解学龙说的好像非常有道理。
“国公,佛郎机人不比郑家,郑家之中的水手几乎都是大明之人,即便打的再厉害,那也是大明内部之事。
但是佛郎机人不一样,他们乃是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据属下所知,这些佛郎机人一向是唯利是图,有奶便是娘,他们若是将郑家赶跑了,我松江水师也还未成型,到时候他们恐怕就是下一个郑家啊。”
这不是说的没错,简直就是说的一点都不错啊。
这些欧罗巴人还真的如同解学龙说的一模一样,唯利是图,为了利益,什么都干的出来的。
今天为了利益跟你是朋友,同样为了利益可以背后捅你一刀。
这一点,历史可是证明过的。
周建安不由的思索起来相应的对策来。
下座的一些官员们也是不由的交头接耳,显然对于解学龙的话他们也很是赞同。
就在众人商议的时候,黄大个突然在外咳嗽了一声,周建安赶紧抬头,只见黄大个的身旁赫然站着一名将领正眼巴巴的看向自己。
“老赵?”
来人,正是卢象升的亲兵统领,赵大海。
周建安赶紧让他进来,赵大海进来后先是行了一礼,而后赶紧将卢象升的书信给递了上去。
周建安接过一看,也是有些疑惑。
“怎么回事,陛下怎么了?”
看完,他看向了赵大海。
虽然信中已经说了个大概。
“末将也不知道啊,只听首辅说,除夕之后,陛下突然急召内阁阁老们议事,很是紧要。”
赵大海知道的确实不多。
周建安挥了挥手便让他下去了,而解学龙等人眼见周建安的脸色有些不对,也都纷纷告辞退下。
“神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建安有些不明白,这除夕之夜崇祯怎么就突然非要给自己封王了。
还跟自己老丈人说什么时间不多了?
这又不是玩游戏,还能知道自己的时间?
不过根据自己老丈人的推测,周建安也觉得崇祯恐怕是生病了。
至于是得的什么病,周建安并不知道。
信中,卢象升让周建安早些来京师一趟,顺便带上他的妾室唐珍,好生的为皇帝看看。
这一点一开始让周建安也有些费解。
这皇宫之中,御医的医术绝对比自家妾室唐珍要高超一些,但是老丈人却没有让御医们去看?
不过很快他也明白了,很明显是崇祯根本不愿意让御医们去看。
如此看来,也只能自己回京师一趟了。
但是眼下松江府的情况又如此关键,一时半会周建安又不好离开,如此一来,他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办才好了。
一件一件的事,让周建安有些顾此失彼。
恰好也在此时,已经安静了许久的孙可望所部又闹腾了起来。
十七年正月,新年的气息都还没完全散去,孙可望所部兴兵十万,突然进犯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韶州,南雄以及广州府的北部。
而由于这些地方地处山区,朝廷觉得孙可望不太可能看得上这些地方,所以布置的兵力也相对较少。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孙可望偏偏对这些地方发动了进攻,并且只用了不到一月的时间便已经拿下了这几个州府。
如此速度之快,就连两广总督沈犹龙都没有反应过来。
他一边紧急向朝廷求援,一边紧急调派两广的兵丁进行防御,但是两广本就不是朝廷布防的重点,兵丁数量有限,战力一般,所以眼下两广形势非常紧急。
另外由于周建安身处松江,所以两广之事也是先到他这里,再到的京师,也就是说,现在朝廷还并没有决策。
外患未平,内乱又起,一件又一件事紧随其后,这让周建安有些头大。
他甚至好几次想着自己要是和孙猴子一样,能有分身之术就好了。
不过显然是不可能的。
周建安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开始仔细的布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