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张苟将军派人来说他们已经成功安全抵达目标地点了。”明军大营五千米开外的一片树林里,一名唐军士兵单膝跪地,满脸恭敬地向张定禀报着这个重要的消息。
张定站在一棵大树下,他的身躯挺拔如松,一袭黑色战袍随风飘动,更显其威严。听到这个消息,他的眉头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嗯,知道了。”张定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的语气平静,但内心的激动却如汹涌的波涛一般。
自从出发以来,张定的肾上腺素就像被点燃的火药一样,源源不断地分泌着。他的大脑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思考着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此刻,得知张苟将军已经安全抵达目标地点,张定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但他并没有丝毫放松,反而更加警觉起来。
“让他做好准备。”张定命令道,他的声音在树林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可违抗的威严。
不得不说,杨嗣昌这个人确实非常谨慎。他以明军大营为圆心,将方圆 5 千米内的所有树木都砍伐殆尽。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说视野完全没有遮挡,但至少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盲区了。
其实,这种做法在当时也算是一种基本操作了。张定也同样如此,大家彼此彼此,谁也别笑话谁。
毕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们的道德底线都比较低,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为了防止敌人突然发动偷袭,大家都只能采取这种看似有些极端的措施,将周围的树木全部砍光,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敌人的动向。
然而,这样一来,张定就只能带着他手下的几千号人在这片距离明军大营足足有五千米的林子里休整恢复体力了。
而且,他们还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时不时地隐蔽一下,因为明军大营会不时地派出骑兵出来巡逻。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相当谨慎啊!也难怪左良玉他们会觉得杨嗣昌是在小题大做呢。
毕竟,作为南方明面上最为强大的一股军事势力,居然还如此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这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理解。
一般来说,拥有如此强大实力的一方,往往都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和张扬。可杨嗣昌却反其道而行之,这种行为自然会引起其他军方将领们的不满和轻视。
在他们看来,杨嗣昌这样的作态简直就是在故作姿态,根本就是多余的,背地里不蛐蛐几句是不可能的。
对明军来说,砍光方圆五公里内的树木也不算一个小工程,对于张定来说,这五公里让他有点头疼。
而且,这距离稍微远一点也就罢了,大不了多走几步路,也还是能够克服的。可问题就出在这刚刚还让人庆幸不已的月亮上。
本来,因为今晚的月亮很亮,走夜路时能够看得清道路,这对唐军来说应该是个有利条件才对。
然而,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这明亮的月光此刻却反而成为了唐军的致命弱点。
五公里的距离,对于一般人来说或许不算太长,但对于行军打仗的明军来说,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五公里的范围内,明军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发现来袭的敌人,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也意味着,张定他们在这段距离中,很可能会成为明军的活靶子。他们将无处可逃,只能被动地承受明军的攻击。
而等待着他们的,将是铺天盖地的铅丸和弓箭,这些致命的武器会像雨点一样倾泻而下,给他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更糟糕的是,除了常规的武器之外,他们还有可能遭遇来自洪武大炮的“亲切问候”。
这种大炮虽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威力依然不可小觑。一旦被它击中,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对于张定来说简直就是无法容忍的事情!他所率领的队伍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啊!
他们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张定只是觉得这样屈辱地死去实在是太窝囊了!他们甚至连敌人的皮毛都还没碰到,就要在前进的道路上倒下,这叫他们如何甘心呢?
而且,这支队伍仅仅只有区区数千人而已,尽管每个人都身披重甲,但这又能抵挡住多少次敌方的齐射呢?
又能承受得住几发炮弹的轰击呢?要知道,任何事情都如同双刃剑一般,有好的一面必然也会有坏的一面,不可能只有利而没有弊。
身为最高统帅的张定,此时此刻正面临着人生中最为艰难的抉择。他的内心犹如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痛苦不堪。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极其残酷的问题。张定深知,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将意味着巨大的牺牲和不可逆转的后果。
胜利还是死亡,这个问题自然不用半点纠结。但问题是,他想没用啊,谁还不想胜利呢?连黄老爷也想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