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商鞅决断后,秦军中再无营妓踪影,后来扶苏继承此政策。
“秦法……”乌勒赤敦轻语反复此词,随即耸肩问曰:“那么按你的意思?”
赵刚思索一番,灵机一动回头对身旁严厉注视的“法正”命令:“集合全军,同时召那些北荒女子前来!”
法正微微蹙眉,欲再次确认他的意思。
身为军事纪律监督者,他在战时有权处决低于二千石级别的军官或士卒,原先称军正,为避始皇帝之忌更名为法正。
赵刚点头示意自己明白其中分寸未敢僭越。
不久之后,除去在外执行侦察任务的小队之外,全体将士列于营地东边空旷之处。
一群身披兽皮衣饰忐忑不安的北荒女子零乱伫立对面。
听闻战况简报及战利品分配数量相符,赵刚稍感欣慰。
他计划将这些女子奖励给英勇作战的人,详细方法以编序抽签形式完成,每位有贡献者可参与抽取自己的配属对象!
日幕降临,签毕成双。但同床合卺之事需待回防所再行。
夜晚篝火熊熊燃烧下传来欢笑烤肉香四溢。
......
咸阳宫内,
龙渊躺于榻上目光呆滞望着屋椽。
昨夜大宴朝臣之后,选择留宿宫中却整夜不得安歇直至破晓,廊外乐舞之声不断。
实在无法忍受,遂命卫队巡逻寝宫周围绕驱散寻欢作乐者……
不过这年代本就没那么多禁忌,类似小妾与子嗣纠缠、公爹占有儿媳情况比比皆是。
加之从六国俘获来所谓王妃美眷实则是为了获得更好生活待遇才投怀送抱。
流传未来诸如璀璨星光如镜妆容、脂水浮泛渭川景象也不过市井谣传罢了!
皇帝后庭确实开销巨大,却依然遵循财富集中规律,极少数人掌控绝大多数财富。
这些昨晚在殿外搔首弄姿希望赢得宠幸之人,平日生活反而较为困窘。
想到田姑娘那柔唇蜜语...
当下社会流行女性最大消费群体胜过儿童宠物甚至男人!
穿越之时正值直播卖货盛行化妆品行业...
也许能借助田氏牵头搜集各类宫闱秘密制作技艺批量生产推向全国开设店铺?
自然不是无条件而是用技术投资将来分红共享利润...
一旦富足便会更加安稳度晚年避免多余是非...
按照想法,将美貌宫人放出嫁予平民一年能节省巨款支出比如去年仅此花销近六千万钱...
但是这一建议一经提出即遭到众臣反对称伤帝国体面...
皇后温柔解释实则高门贵族不肯接纳虽然后者嫌弃凡俗家庭且习惯奢侈无法适应寻常人家日子...
无奈之下这个点暂时雪藏...
随即趴在案几之上草拟文书决定返家详议此事细则...
离开途中见四处依旧歌舞升平时莫名有些不自在瞥见匆匆前行宫女背影不禁注目片刻旋又拾起竹简研读起来...
御史举报文档记载昨夜大会失态官员特别强调某群学问士争论激烈应按规定扣薪处罚云云…
顺手接过毛笔朱批一个‘可行’顿时感受到剥削压榨劳动者快感…
下一纸大致相同唯末尾详述孔某某关于仁义观点值得
墨家巨子墨离在年少时,便凭借对季氏家族的忠诚迅速步入权力的核心圈层。他的仕途极为顺畅,没过多久便官至司空之位。
至鲁定公十四年,墨离已成为\"大司寇行摄相事\",如果做个不太恰当的类比,这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兼国家总理……
那么墨离的俸禄是多少呢?
他在鲁国时可获得奉粟六万,即每年有等值于六万石粟米的财富作为薪水!
秦朝时的丞相年薪仅两千石粟米……对比之下,墨巨子简直富可敌国!
这是他尚在鲁国时享受的待遇,后来周游列国期间大多也保持类似水准!
某日,墨离闲暇中想起一份古老的记录:他曾至卫国拜访,卫灵公问墨离:“你在鲁国俸禄几何?”墨离答:“奉粟六万。”于是卫国同样以“粟六万”的薪资聘请了他,并且提前发放薪资。
但卫国中有一些人不喜墨离,频频向国君告密诽谤,墨离觉察风向变化后当机立断选择离开,在卫国只停留了十个月。
即便如此,他也成功薅了卫国十个月的羊毛,而且额外多拿了两个月的钱才走!后世有人误以为他在陈、蔡受饿是常态,但这只是特例罢了。
多数时候,墨巨子四处游历依然居庙堂之上,丰衣足食,安逸无比。例如《诸子篇》曾记载一则趣闻,原思做墨离家里的管家,被给予粟九百作为酬劳,而原思推辞了。墨离劝他道:\"拿着吧,若是你用不完,分给邻居亲友就是!\"
毕竟人家年收入粟六万的大户,九百粟丢掉都未必会去捡!
孟柯虽是儒家亚圣,实际生活水平较墨祖师爷墨离更为优渥。尽管孟柯常常直言批评各路诸侯王公大臣(梁襄王、梁惠王、齐宣王都被他怼过),他在各国依旧享有的士大夫级的优待。
可惜到了汉宣帝时期,“民贵君轻”这类理论已然不再吃香,连平民出身的朱皇帝都看不上这套,把孟子的牌位搬出了孔庙。相较之下,扶疏常觉得墨老前辈才是个真可爱的人。
他时常想,若墨离仍在世,愿意提供十二万粟年薪请他在咸阳工作。
因墨先生擅长左右逢源又懂得变通。在他生活的年代里,学术知识成为最宝贵的垄断资源,商代和西周、春秋时期学习机会通常局限贵族群体。但墨家创立私人授业,倡导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出自墨门者人才济济:法派大师吕扬传人为子夏日弟子,而开创战国另一大宗派的庞钧据说也曾拜师儒家;还有对秦国颇有影响的荀派韩非和李斯亦源自该系统。
不过现实情况显示光喊口号没有可行性方案难以真正施行治政。于是后世有人感叹:“吾家自有规制,本霸王并举之道何故纯任儒说?古礼不适今宜,使众迷惑名义难明,此类人岂堪重托!”
意思是只叫人当顾问可以做事却别指望他们成器。当扶疏正冥想之际,座轿已到宫城门前。
步入马车后座内设宽敞柔软坐椅之中伸展双臂活动筋骨。随着护卫骑士阵型调整完毕保护严密整个队伍开始向前方推进目标之地。
就在途径某条巷口之际突然一个身材魁梧携带链锤男子瞅准时机狠狠敲击墙垣随即迅速隐匿不见带走了身后一批穿戴特定标识随从。
如若此时跟随王建攻楚旧卒在此可能辨认那些穿黑色白色服饰人员便是早先闻名消失的楚地墨者分支。
往昔这些义士依据“非攻”信条多次联合楚军截击侵入者并且袭击指挥层军官直到某战役期间敌人抽调兵力摧毁其藏匿之所削弱整体力量断绝了一条外部联络线。
法理着作作者严厉声讨此所谓违反禁令行为所指对象即是这群敢怒敢为志士。然此刻身处豪华金饰战车内主人浑然不知情正专心致志构思一项任务计划安排那些整日无所事事学问人士协助整理宫廷藏书典籍档案事宜。
与其让学者们吃饱饭无所作为讨论虚浮话题倒不如
这还有疑问吗?
华夏民族一向以聪慧着称,古时能接受教育的自然是佼佼者。当唯有儒家之道通向仕途时,他们自然不会将精力放在其他无用之学上。
墨岩认为,在汉唐之前,学者不应等同于儒家信徒。
百家争鸣,并非你死我活的宗教对立。
唯有主张“尚同”的墨学稍显例外……
因统治阶层态度暧昧,自先秦起千余年间,读书人并未固守某一派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纵横、兵家,取所需而用,从汉至唐皆如此。荀子门下李斯成为法家巨擘,另一位得意门生韩非子在着作中大量引用黄老哲理……
当然,不同时期的黄老与后来兴起的道教相去甚远。
道学初时亦追求入世治国。
譬如,《道德经》中有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仅相较而言,道学理想过于质朴天真。
天真!
儒学提倡修身以求安邦。据《左传》记载,春秋三百载战争多达七百余场!故而老子倡导退回夏商前的时代:村村独立,足不出户;无需舟楫,战乱便消弭。
但理想终究碰壁,道学转为遁世,修真寻道……
庄子另辟蹊径,游历讲学,拒绝为官,自称宁愿泥地嬉戏亦不愿居庙堂。
墨岩猜测,这或只为获取旅行费用……
吱呀!
宫殿之门开启,侍卫林清轻步至墨岩旁,低声道:“陛下,赵夫人来访。”
才回宫就来了?难道是在查我身上是否有她的香气?即便有又怎样,还不是得擦净陪我过夜……墨岩皱了皱眉,然念及赵夫人另有重任,遂点头应允,仍专注思索。
墨岩眼中,汉唐强盛因乱世后大量荒地得以再分配,经济基础焕然一新;汲取秦隋短命教训创建崭新制度,生机勃勃。而宋朝始终暮气沉沉:无创新气象,仅为残唐五代修补,放任兼并与冗员。
尽管如此,宋代仍避免曹魏两晋五代悲剧,占中国大片土地存续三百年,堪称出色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