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有些效果的,两人随即都做出了一首诗。
慢慢的,酒盅越来越少,徐家这边人也都喝的差不多了,连徐文俊这时都有些东倒西歪。
钟承志安排的酒盅可不小啊,几盅怕是就有了一斤的量。
徐文俊也不知道自己喝了几盅,确实酒劲上头,作诗的感觉来了,有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意思了。
也总算熬过了这一关。
这一关过了后面就简单了,先是钟若璃的姑嫂等索要\"缠枝钱\",玩些时兴的小游戏,不过是出出糗而已,这点也不好去帮今日的新郎官,也是该他出糗的日子。
徐文泽虽是一张黑脸都被作弄红了,但总算对方适可而止了。
总算来到了钟若璃闺房门口,最后一关。
新娘的姐妹藏好绣鞋索赎,这就简单了,直接用银子将一众小姐妹砸的眉开眼笑,顺利通关。
午时初。
徐文泽总算背上一身大红绣服的钟若璃上了花轿往徐府敲锣打鼓的行去。
坐在马上,虽有些东倒西歪坐不太稳,但徐文泽咧开的嘴就没合上过,一个劲的憨笑。
依旧是绕城一圈接亲队伍才回到徐府,午时三刻正式拜堂。
正厅中,供案已经摆好,乐工奏响。
司仪唱道:\"一拜皇天后土...\"
两位新人面东并立,双手交叠,屈膝跪于蒲团稽首,鼓响起身。
司仪:“二拜高堂...”
两位新人献\"枣栗\"(寓意早立子)和\"肉干\"(寓意孝养)跪拜。
徐云虎有些紧张,脸上憋出生硬的笑容,敲案三声,以示接纳。
赵氏将准备好玉佩拿出授给新娘,眼角溢出了几滴泪,忙遮面用袖角擦去。
鼓声再响,新人起。
司仪:“夫妻对拜...”
两位新人男东女西,对面而拜,新娘衣裾遮住新郎袍角,寓意琴瑟和鸣。
鼓声三响,司仪:“礼毕!”
新娘被送入洞房,徐文泽还要在厅堂作陪,等宴席开还需敬酒。
徐文俊开始忙碌起来了,今日到场的一般人恐怕都是冲着他的面子而来。
徐家自身除了来了些族人、亲戚,再就是庭州城里徐云虎这些年结交的一些商场上的熟人,特别是商会中人,冲着徐氏通达商行的面子,基本都来上了贺礼。
而其他人,但凡是沾了官场的,基本都是冲着徐文俊这个山南府长史的面子,有些熟悉亲近,有些没见过徐文俊,也想来混个脸熟。
今日人实在太多,本打算在不归楼设宴,但发现位置不够了,最后没办法,紧急调人在徐府再开十多桌,还好开酒楼这些年,调配些人手材料都没问题。
于是,族人和亲戚这些人都安排在徐府坐席,其他人则在不归楼坐席。
独孤月不想见太多外人,他便留在了徐府,他去年跟着徐文俊在徐家村过年,徐氏族长徐云洛、徐文俊的外祖父等都认识,也就跟他们坐在一桌。
徐文俊在徐府跟外祖父、舅舅等亲戚打完招呼后便去到了不归楼招待客人。
酉时正,不归楼酒席开宴。
徐文泽一桌一桌开始敬酒,说些感谢的话语。
而徐文俊也敬了好些桌,最后才坐到朱刺史这间包间陪着饮宴。
这一桌可说是汇齐了当今江南府府衙的重要人物,与徐文俊最为交好的都有朱刺史、李长史、熊参军,郑博士,当然,李佰阳李录事自然也在。
在场的人都是官场中人,谈论的自然也是官场之事,徐文俊一进来刚见完礼,熊参军就马上问道。
“徐大人,这听说你明年会调入京城,这消息可真啊?”
徐文俊坐下后说道。
“当初在京城之时,圣上给我两年时间,说是在山南府商业改革做出成绩来,便会将我调入京城,我也觉得明年应该会收到朝廷的调令。”
熊参军分析道。
“从长史调入京城,若是进入六部,最低也会是个主管一司的郎中,真是让人羡慕!”
李佰阳在徐文俊去他府上拜访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还是感慨道。
“没想到短短两年,文俊便从县令升入了京城,你要感激圣上的皇恩浩荡啊!”
徐文俊自然马上拱手感谢皇恩。
朱刺史却眉头微皱:“按说文俊最适合的位置是户部,掌管民生税赋的部门可不那么好近,关键是文俊又资历不够,恐生波折啊!”
一直没出声的江南府李长史接着说道。
“据我所知,户部空出了一个郎中位置,一直没定人选,恐怕就是专为徐文俊留的,只是这位置想坐上去,有些麻烦就是了。”
他在江南府长史这个位置上也已经连了两任,自然关心升迁问题,与京城消息灵通,户部空出来的这个位置他也操作过,只是毫无效果。
李佰阳有些不解的问道。
“有圣上金口应承,这事应该不难吧?”
朱刺史有些不看好,意有所指的说道:“希望如此吧!”
“我也没考虑太多,能去京城固然好,若是没有合适的位置,在山南府待满一任也能接受。”
当事人徐文俊却不甚在意,他对于京城没那么向往,山南府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若是再给他两年时间,他能把基础打的更牢固,反正年纪还轻,晚两年去京城更好。
若是能去京城当然也可以,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工作,只是在就职的位置上,他自己并没有去运作而已。
李佰阳却觉得机会需要把握。
“即使户部这个位置为难,文俊你去礼部想必是没问题,去走动一下,有圣上的支持,沈尚书只要开口,这不是十拿九稳吗嘛!”
在场的人都知道徐文俊与礼部沈尚书结亲一事,纷纷笑着附和。
徐文俊露出几分尴尬,这跑官之事对于官场人物来说稀松平常,他却有点抵触。
“还是看缘分吧,我自己都觉得现在不是升职的最佳时候,能在外面多历练几年也不是不可以。”
既然他自己都这样说了,大家也就不说什么了,这个话题也就到此作罢。
说些风花雪月下酒,在场的都是在本地身居高位,酒桌上也没那么拘束,也没必要迎合上峰,待酒宴结束,连好酒的李佰阳也才五分醉。
送完这些官场众人,徐文俊还不能休息,年轻人的酒宴还正酣,还有这一桌要陪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