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辆卡车,三辆摩托车,就这样大摇大摆的离开了沙里县。
侦察连的拔点任务,完成的应该是异常的顺利和漂亮。
因为他们出发的时间早,加上他们不论是行军速度、侦察手段,还是作战经验都异于一般的部队,在行动上又善于隐蔽。他们赶到预定作战地点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他们选择的时间大都是傍晚吃饭的时候。
当时日本人刚设立哨卡的时候,不管是日本人还是护军都是心惊胆战,高度戒备,后来发现在这里尽管条件差一点,但是自由自在。不像是在军营里一样,受那么多的约束。
刚刚的紧张过去以后,慢慢的发现在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只要有几个人在在岗楼上放哨,观察周围的情况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兴师动众的,大家不用在外边承受风吹日晒。
别说是晚上,就是白天,这些人也都是除了值班的以外,都是各行其是。
打牌的、玩游戏的、聊天的如同一盘散沙。
虽然只有30个人,但是在伙食上却全然不同,这个人不仅吃饭的时候不跟护国军在一块儿,而且在伙食标准上也有很大的差距。开始的时候,有的护卫心中不服,嘟嘟囔囔的,以为他们用中国话,日本人听不懂,岂不知,有的日本人是对中国话能够听得懂的。
听懂中国话的日本鬼子把这话说给了日本的军军曹藏尾田一边骂,
嘴里骂着‘八嘎’一边对那个说牢骚满腹的护国军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耳光。
好在护国军小队长苦苦哀求下。尾田才满脸不高兴的警告护国军小队长:“管好你的部下,如果再出现辱骂大日本皇军的情况,死啦死啦的。”
尽管护国军人心有不忿,但是有苦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开始的时候,日本军还跟着护国军一起站岗放哨,后来干脆就不再亲自站岗放哨了,只是偶尔到哨位上去看一看。只要护国军站的不到位,或者说是精神不够集中,那招来的自然是一一顿拳打脚踢
日本人不用站岗执勤,护国军到乐得清闲,因为少了日本人的监督,只要在站岗执勤的时候,自己多长点心眼,多关注一下小日本鬼子的行动,不让他们忽然来到自己身边就可以,真是各有所得,各享其成。
白天的时候,因为要盘查来往的行人还有点事做,一到晚上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在那里站岗充其量不过是个走形式。所以开始的时候,护国军在哨卡上的人一般都是4~6个。真到晚上,有时候是4个,有时候是2个。
吃饭的时候自然是最少的,两个人。
作为侦察连的人,对付警惕性不高、思想松懈的护国军,那事情是太轻松了。
假如不是事先梁长官有交代,对于护国军能不伤害他们的,尽量不伤害,能让他们加入自己队伍的,尽量动员他们加入自己的队伍。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才让这些懒散的护国兵得以活命。
别看小日本鬼子口里喊着如何如何效忠他们的天皇,实际上在没在天皇看不到的时候,他们也在做着一些小动作,也在偷奸耍滑。此时,几个日本兵一边吃饭,一边讲着小时候的逸闻趣事。
忽然,门口出现了一些日本兵,等他们反应过来,这些日本兵已经闯进了屋里。
因为日本人吃饭的时候,有一个规定,武器和人吃饭的地方是不能在一起的,慌乱之间,只能以武力相搏。尽管这些小日本人都是经过细心训练的,但是他们与侦察连的侦察兵相比,那真是不在一个档次上。那水平别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跟侦察兵相比,他们就是连巫都算不上,只是瞬间的功夫这些日本兵一个个都已经伸腿翻眼。
别说是中枪了,就连刀都没有动一下,这真是便宜了小日本鬼子,给他们留了一个完完整整的全尸。
华夏军兵一声令下,大家迅速的把日本兵的衣服全部脱了下来。对待那些护国军,那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护国军一个个举着手走出来的时候,侦察连的人并没什么忌讳,而是让他们去日本人吃饭的小小房子里看了那些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日本兵。
这让救国军不由得心惊胆战,唯恐眼前的这些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看似凶神恶煞的侦察兵们,对他们却没流露出半点的凶狠的样子。而且是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们。他们的选择有两个两条路:一条就是和这些日本鬼子一样的下场。第二条就是归顺他们。
大多数人也都受够了小日本鬼子的气,很想归顺华夏军,但是说到归顺华夏军的问题。他们也是心有余悸,毕竟没少接受了日本人的宣传,把日本人说得神乎其神,不可一世。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的力量能跟日本帝国的力量相抗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他们当然知道归顺东北军的后果和下场意味着什么。
有人在犹豫,有人在观望
侦察班长全力夫看到这些人磨磨蹭蹭,犹犹豫豫的,不禁大怒:“你们是不是感觉到你们当汉奸还当得理直气壮?还当的有功,对你们这些汉奸处以极刑是理所应当的,留你们一条狗命是给你们面子,别给脸不要脸,把你们灭了,也只是分分钟的事情。”
自己的脖子上边架着一把锋利的屠刀,你还有的选择?
不管是威胁也好,引诱也好,他们的反应出乎意料的一致,都是愿意加入华夏军。
既然这样刘景才当然也不客气,剩下的问题也,简单的多了,照单全收。
接下来就是就是打扫战场。因为每个哨卡的装备和人员配备都是一致的,所以缴获也是一样的。
这时候,刘景才才意识到一个问题,尽管自己有了这些缴获,但是,怎么运回去确实成了一个难题,舍弃这些武器装备,确确实实可惜,但是要运回去,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他用可有可无的口气问,有没有人会开车,或者说是摩托车的?小队长竟然说有会开车的,这让他们喜出望外。
原来,开始的时候,日本人在东北驻守各地的兵力是有限的,他们认为司机就是后勤人员。如果让日本兵去开车,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一般情况下,每个车上都配有一个副司机,那就是护国军。关键时候,让护国军开车,能让其他的士兵全部投入战斗。
这样,每个哨卡至少都有两个司机。日本人的这种做法不仅方便了自己,同样也便宜了华夏军,成为他手下的稀有的潜在力量。
拔下沿途的哨卡之后。刘景才又分兵了,他把两辆卡车连同缴获的物资和部分救国军的人员开往根据地。他留下一辆卡车,带着一个排的兵力,先行前往长华县。
真正在拔卡战斗中出现意外的是李营长带领的一连和三连。
他们沿途的两个个卡哨。分别是。长林和长里。
当部队开到长林的时候,他们进行了简短的休息,趁这个机会,大家对下一步的作战任务进行了探讨和分工。
“我们沿途要解决的敌人的哨卡是长林和长里。现在我们已经到达敌人的第一个哨场长林。我们借这个机会商讨一下怎么解决敌人的这几个哨卡的问题。”营长李萌天召集一连长华为民跟三连长徐德发查看地形,完善和修改作战原计划。
“营座,我认为要解决这敌敌人的这两个个哨卡,根本就不是问题。首先,敌人是在明处,我们是在暗处。其次,我们是有心算无心。第三,对敌人的兵力部署和装备情况,我们都了如指掌。
在突然情况下发起进攻,一举拿下哨卡,是没问题的。”一连长华为民首先表态。
三连长徐德发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赞成一连长的意见。但是,单纯的拿下三个哨卡是不成问题。但是如何保证事情的隐蔽性,这是我们值得考虑的问题。”
“华连长说的我们的优势,是摆在那里的,不用多说,我们更应当考虑到三连长提出的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保证我们这次任务的完成。”
“营座,只要把任务交给我们,你就放心,保证保质保量,不走样的完成。”一连长华为民信誓旦旦。
“平时的任务,我们都好说。这次任务因为太艰巨,太重要。这次行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出兵长华的安危成败。”
“拿下哨卡的重要性我们都清楚。我们跟随你几年?难道我们办事,你还不放心吗?你说哪一次做的不到位、不满意吗?”
华为民说的这话并不是自卖自夸,他确确实实是做到了这一点。
李梦天也承认,在几个连长中,华为民以敢打敢冲,作战勇猛,敢于拼命着称。